洛杉矶华人资讯网8月11日报道(记者Tracy)各类诈骗案层出不穷,尤其是群发信息和邮件等低成本诈骗方式。近日,圣贝纳迪诺县(San Bernardino)华裔居民Y先生和橙县华裔居民徐女士均向记者表示收到了同类型诈骗邮件。
Y先生表示,其于上周收到一封诈骗邮件,大致内容为对方入侵了Y先生的电子设备并拍摄到了Y先生少儿不宜的影片,要挟Y先生在96小时内支付价值1,310美元的比特币,否则就将影片传送给Y先生的家人和朋友。
图:Y先生收到的诈骗邮件(图源:Y先生转发至记者邮箱)
无独有偶,橙县华裔居民徐女士也收到了一封一模一样的诈骗邮件,骗子同样声称入侵了徐女士的电子设备并持有徐女士少儿不宜的影片,要挟其付钱了事。
Y先生与徐女士均指出,骗子在诈骗邮件上清楚地写出了他们本人的名字,但所幸Y先生与徐女士识破骗局并未上当受骗。
Y先生说:“各种各样的诈骗方式陆续涌现,还是要提高警觉,小心为上。”
徐女士也表示,新冠疫情为骗子提供了许多诈骗的机会,提高警觉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长者。“许多骗子专门针对长者下手,导致长者被骗的比例偏高,长者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她说。
图源:消费者行动组织官网截图 消费者行动组织(Consumer Action)也反复呼吁民众提防诈骗案,提高警惕,以免遭受财物及信用损失。
除声称持有少儿不宜照片和影片等诈骗方式外,消费者行动组织也曾列出多种类型的诈骗方式,望民众提高警惕: 1. 冒充失业局(EDD)或相关援助机构,骗取民众钱财和个人资料。
2. 骗子声称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3. 房屋抵押贷款援助诈骗,骗子会佯装为陷入经济困境的房屋所有人提供“帮助”,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4. 骗子声称可为民众提供绝佳的工作机会,借机骗取个人资料。
5. 骗子借由为民众提供“就职培训”骗取财物。
6. 骗子利用网络向买家出售并不存在的物品。
7. 骗子向民众发送垃圾邮件或信息链接,民众一旦点开,即被盗取个人信息。
若民众遇到诈骗案,除了报警和举报至相关机构外,也可致电消费者行动组织求助,电话是415-777-9635。
记者联系方式: 工作邮箱:tracy@chineseinla.com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