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第二届世界华文笔会美西论坛。(来源:记者Cindy拍摄)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7月10日报道(记者Cindy) 第二届世界华文笔会美西论坛于9日在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举行。来自中国、日本、澳洲的学者教授、特邀嘉宾和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等近百人相聚一堂。
当天论坛由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荣誉会长北奥和秘书长美英共同主持。第二部主题发言阶段,由荣誉会长叶周主持。
视频: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黄宗之。(来源:记者Cindy拍摄)
叶周在开场白中表示:“文学论坛是协会常设的文化平台,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中,强调丰富的文学性,与时俱进的信息量,大家在这里坦率交流,脑力激荡,共同营造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新局面。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后来者开辟一条道路,这是我们的使命。”

图:当天论坛由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荣誉会长北奥(右)和秘书长美英(左)共同主持。(来源:记者Cindy拍摄)
论坛召开当日,多名学者和教授分享了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王瑞华教授,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性与现今研究者面临的研究平台的不匹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困惑。
王瑞华表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海外华文文学开始华丽亮相。这让国内各大学的文学研究者们惊喜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同时也有很多困惑。挑战是,面对着海外华文文学的异军突起,国内的学界研究能否同步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国内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很重视,发展相对比较稳定,目前很多大学的华文文学都已经成为了学校的重点课程。困惑在于,国家重点期刊能够给予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版面相对较少,华文文学研究者在重点刊物上发表论文困难重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她希望以后研究者能有更多更大的平台展示来展示研究成果,以促使研究者和海外作家们产生出更大的碰撞,让海外文学之花像洛杉矶的蓝花楹一样灿烂开放。
来自武汉中南民族学院的吴道毅教授是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并涉猎到华文文学研究的学者。他说:“对我们国家来说,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就这一点来言,我们的文学以及文化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作为改革开放后华文文学重镇的北美华文文学,主要书写着两大板块,一个是美国梦,一个是金山梦。两个梦都书写着新移民如何在异国他乡寻找立足之地。比如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卢新华的《紫禁女》;叶周的《美国爱情》;黄宗之的《艰难抉择》等。这里面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他们付出的艰辛,包括他们对祖国的情感,都同时可以称为是中国梦的现代化书写。彰显出了报效母国的情感。”
来自中国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张春晓曾经编辑出版过200余部书,她以一个资深出版人的身份上台发言。她说:“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下,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让文学的存在成为了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仿佛人们越来越不需要文学了。随之而来的是文学出版的发行量越来越低,这是每一个文学编辑面临着的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位作家面临的挑战。我们能做的应该是一边困惑,一边坚守。坚持用我们手中的笔记录我们的生活。因为只有记录是不能忘记的。文学是读者和作者的一场秘密的约会,这大概就是文学让人着迷的一点。作为出版人,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好的文学出世,因为她值得我们坚守和付出。”
张春晓说:“你可能要走一段曲折的道路,我相信读者终会读到你表达的东西。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我们该记录还是要记录。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
视频:荣誉会长叶周。(来源:记者Cindy拍摄)
会上,著名的海外华文女作家二湘、来自澳洲的作家张劲帆、来自日本的作家张欣教授,以及来自加拿大的作家董守良相继发言。就自媒体的发展现状,纪实文学的写作,以及张爱玲同名小说和散文《小团圆》的出版经历等内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诗人蓝鸟许多、秘书长申美英、作家王士跃,以及陈述、郑立行、李姗、王伟、杨慰慰等也相继发言。
在三个多小时的主题发言结束后,论坛进入了晚宴和文艺节目阶段,宾主相聚甚欢,中领馆文化参赞王太钰和吴道毅教授参与表演了方言朗诵《再别康桥》,将晚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由于签证等诸多原因,有众多华文文学研究专家和教授未能前来赴会。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将会在今年的12月份为这些专家学者补办一次冬季论坛,届时,第二届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美西论坛将会有一个更加完美的呈现。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