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主党新提案:无证移民若满足这些条件,或可申请绿卡
2国务院暂停绿卡发放 这类人受影响
3独享强力球$13亿?数学家:千万别用生日选号!这些策略将中奖几率“最大化”
4重磅!亚马逊Prime会员新规:不同住址不再免费送货
5移民局扩权:可携枪、可逮捕、可快速遣返!绿卡与签证审查或更严苛
6如果赢了$17亿强力球头奖 将扣除多少税款?
7川普或宣布“全美住房紧急状态”,这意味着什么?
8韩裔牙医杀妻女后自尽 富人区惊现灭门惨案谜团
9加州疫情再起,官员呼吁公共场合重新戴口罩
10犯众怒!美卫生部千名员工要求部长肯尼迪辞职
留学美国,身份转换,语言学校,留学申请,留学 升学 转学,美国高中,转签证,学英语,留学综合服务,圣地亚哥大学,留学转学,申请学校,子女留学,家教,留学 移民 转学,留学 招生,大学数学辅导,F1毕业,留学生活,数学,留学咨询,私立学校,美国留学,研究生申请,美国大学申请,数学辅导,F2,rn,nccaom,研究生留学
|
近日,国内微信丶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博雅教育热,而美国的文理学院因此被追捧。事实上,在功利主义取向丶教育市场化等现实背景下,当前美国文理学院正呈现出一种危机。 自1636年,美国第一所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哈佛学院诞生以来,文理学院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走过了300多年。很显然,美国文理学院在美国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功利主义取向丶教育市场化以及金融危机的现实背景下,美国文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还表现为一种危机,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办学目标变得模糊不清。实际上,对于文理学院的办学目标,近20年来,美国公众一直存有疑惑。美国学者伊莫瓦尔和哈维曾经调查发现,79%的受访者认为上大学有利于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对于高等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大家都表示疑惑,尤其对文理学院的目标,受访者更是甚感疑惑。由此可见,一般的学生及其家长对文理学院性质的了解非常有限,文理学院重视博雅教育而不重视专业教育,强调个体自由而非社会适应的特点,使其办学目标在现实背景下变得不易辨认,尤其在职业主义丶功利主义风气日盛的当今,学生和家长如果不知道文科领域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就会对文理学院的角色和作用感到不解,从而在高校抉择中排斥文理学院,而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 博雅教育在文理学院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在以实用主义为主导的功利主义取向的推波助澜下,以博雅教育为使命的文理学院也在做出改变或调整。为迎合学生需要和市场需求,相当部分文理学院正在逐渐偏离办学宗旨,转向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少文理学院已经从专业设置上改变办学目标或培养目标,它们开始更多地为毕业生颁发护理丶新闻丶司法丶商业等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专业或职业领域文凭。实际上,在许多文理学院,其毕业生在专业或商业领域获得学位已经超过60%,远高于博雅教育,相反,博雅教育课程已成为专业与职业课程的附属形式。针对这种现象,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罗杰鲍·德温和密歇根州阿尔比恩学院助理教授维姬·贝克联合撰文并提出严厉批评:“如果我们的学院继续坚持为学生提供狭窄的专业或职业化训练,那么我们所能给予学生的也只是一个非常狭窄的教育经验,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不出5年将很可能被市场淘汰。” 学生对博雅教育需求明显下降。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学生对职业性课程的需求呈直线上涨。截至2008年,美国高等院校授予学士学位的数量比1971年翻了一番,但其中在商业领域获得学位的毕业生就占了22%左右。学生对职业性课程的渴求导致近年来文理学院面临着招生困境,有的学院为了维持正常运作以及其在市场的地位,大量删减文科领域的课程,添加职业性课程以迎合学生的直接需求。无疑,学生这种以就业为主要考量因素的学习导向严重影响了文理学院的招生,尤其是非精英的文理学院近年来更是难以得到学生的青睐,致使学院难以为继,甚至破产关闭。 融资危机。2008年以来,美国文理学院受捐数量明显下降。美国调查显示,大部分美国文理学院还没有恢复到衰退前的水平。而且,社会对大学教育的受益观念已经改变,公众认为高等教育既有益于国家的发展,也有益于受教育者,故而受教育者应该为自己的教育成本买单。这样的观念容易导致政府削减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从而导致学院通过大幅度提高学费来应付窘境。美国文理学院的一位行政人员表示,“在近几年内,越来越多的文理学院把学费提高至每年60000到70000美金,甚至预测这个额度还将会继续走高,这是无法避免的”。据悉,为应对公共拨款萎缩,社会捐赠的递减等因素带来的融资危机,美国文理学院别无选择地通过提高大学学费丶削减文科领域课程丶增加职业性课程等短视行为来弥补财政缺口,维持大学的正常运作和在市场中的地位。 美国文理学院今天所面临的问题或危机清晰地表明,其特点,即规模较小丶博雅教育丶选择性招生等,既是其优点也可能是其弱点。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市场化的当下,文理学院的这些特点使其提供的高等教育被视为品位较高但花费也较高的高等教育,而且与就业市场需求的联系不紧密,“回报”不直接,因而在市场选择下日渐变成一种“小众教育”或被边缘化是不言而喻的。 在现实环境下,美国文理学院需要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调整或改革,这是没有疑义的。问题在于怎样做出改变,显然,放弃自身原有特色而一味追求“适应市场需求”,在办学和教育导向上转向重视专业教育乃至职业教育,有些文理学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入学,但同时也可能丧失自身原有特色和优势,蜕变成一般的专业性院校或职业性院校,其结果可能是在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上的竞争力还不如专业院校或职业院校,从而陷入新的困境。 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本科院校,美国文理学院在规模丶成本和适应性方面的弱点,可能使之作为办学机构在数量上趋于下降,但其在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上对广博而精致的本科教育的追求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高层次的价值和目标,这些价值和目标在高等教育的多元价值或目标体系中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因此,应在不同院校的本科教育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换言之,即使有些美国文理学院因为种种原因关闭了,美国文理学院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中的某些价值和目标依然值得肯定和传承。 (作者卓泽林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谁点了赞
|
点评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