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主党新提案:无证移民若满足这些条件,或可申请绿卡
2国务院暂停绿卡发放 这类人受影响
3独享强力球$13亿?数学家:千万别用生日选号!这些策略将中奖几率“最大化”
4移民局扩权:可携枪、可逮捕、可快速遣返!绿卡与签证审查或更严苛
5如果赢了$17亿强力球头奖 将扣除多少税款?
650年前持绿卡进入美国 男子遭ICE拘留近一个月
7川普政府计划加大入籍考试难度,拟议变更或包含写文书
8ICE突袭现代工厂 475人被捕!韩方:强烈关切
9“以假换真”诈骗苹果$1620万,南加华人犯罪团伙被端!多人非法居留
10不再为航班延误及取消赔偿乘客,川普政府抛弃拜登政策
美国华人论坛,韩国旅游,国际快递,物流,美国邮寄,寄件,韩国美食,省钱攻略,运费折扣,纽约生活,电商必备,电商攻略,全职,行李回国,学习,快递,兼职,外快,生活干货,邮寄平台,培训,国际速运,电商平台,快递物流,公证,电商管理,电商后台管理,运送,寄东西回国,寻根夏令营
|
近些天,有关《纸牌屋》在中国热播的消息占据了很多美国主流媒体的版面,如,CNN的「在中国《纸牌屋》的惊人存在和热播」、华盛顿邮报的「《纸牌屋》在中国找到了热情的观众」、好莱坞报道的「中国人热爱《纸牌屋》」等,从这些文章的题目来看,美国人对这个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来讥讽和腹黑美国政治的美剧能在中国流行感到很惊讶,这种惊讶除了因中国国情的因素外,也因为《纸牌屋》在美国尚达不到被热捧的程度,虽然它是很不错的系列剧。 说《纸牌屋》不受热捧我是有统计数据支持的。在美国最受欢迎电视节目的统计排名中,《纸牌屋》仅排在第56位,在不计其数的美剧中这个排名虽不错,但却远不及排在首位的《黑名单》、第3位的《国土安全》和第4位的《丑闻》,也不及喜剧片《两个半男人》(30位),甚至落在罪案系列片《犯罪心理》(45位)、《识骨寻踪》(46位)和《绝命毒师》(49位)的后面,和喜剧《我怎样遇见你母亲的》(57位)和僵尸片《行尸走肉》(63位)等在争夺观众群。 从《纸牌屋》在美国的收视率上看,绝对数字也并没有达到“炙热”的程度。在播出的第一季,Netflix从未公布过收视情况,只是对媒体和公众反应表示满意,虽然在线观看的方式给统计带了很大的困难,国际电视公司(Television Business International)还是想方设法调查统计了它的收视情况。播出第一季时Netflix约有2700万余用户,看完所有13集的用户在5%到10%之间,相当于135万到271万人,其中2%的用户在上线日里观看了第一集,3%在其后的第一个周末观看了第一集,在上线第一周看过第一集的人中有三分之一在该周内看完了全部的13集。今年是《纸牌屋》播出的第二季,Netflix用户也增加到3340万余,上线的时候正值美国总统日假期,共有2%的美国用户看完了《纸牌屋》全部的13集,相当于66.8万人,而6%-10%的用户目前至少看过一集。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把Netflix今年用户的增加全部归功于《纸牌屋》是不对的,这个因素肯定有,但绝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这两年美国电视网络(cable)月费一直在不断上涨,比如包括上网和HBO等频道我家的网络月费已达200美元,由于按播出时间来追感兴趣的节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使得这样的消费性价比很低,于是从去年下半年起我选择放弃电视网络的一些内容而加订Netflix,它的月费只有7.99美元,最重要的是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在线观看,相信很多美国用户选择订阅Netflix的初衷和我家相似。 《纸牌屋》在美国没有被一窝蜂地热捧也是有社会和文化原因的,至少在美国媒体和很多观众的眼中这部美剧是有争议的。 一、美版《纸牌屋》的人物缺乏深度和灵魂。相对其前身的英国版来说,美剧人物除了对权力无底线的追逐外,没有任何公民抱负、责任感、良知和信仰,美国着名的小说作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Anis Shivani就在巴尔的摩太阳报上撰文批评说,「美国版的每个人物都生存在复杂的环境里,没有理想,只有个人贪欲」,使得这种反英雄人物的塑造缺乏了真实性和立体效果。 二、太多敏感的内容导致不宜家庭一起观看。《纸牌屋》中充满了毒品、性、暴力、谋杀、裸体、腐败和政治游戏等,没一个不属于敏感的话题。比如性和毒品,该剧不只是提及,而是详细描写,为了收视率过犹不及赚足了眼球,这早已不仅是争议很大了,这个片子完全不适合家庭一起观看,尤其是有小孩子的家庭。 三、对记者尤其是女记者有严重的歧视嫌疑。《纸牌屋》把巴恩斯(Zoe Barnes)等华盛顿女政治记者们塑造成靠肉体来换取消息的群体,没有底线,没有职业道德,把美国敏感重要的政治报道变成了一个大笑话,不仅不合实情,还有歧视女记者的严重嫌疑。美国着名作者和政治分析家Chris Cillizza在其题为《为什么我憎恨纸牌屋》的评论中就坦承,巴恩斯这个角色塑造的很倒胃口,是导致他这个依赖政治生存的人最后放弃看《纸牌屋》的直接原因。 四、虽然是政治剧,《纸牌屋》却缺乏对政治深入细致的刻画,相反却过度追求雷人情节,与政治的本来面目早已相去甚远。《纸牌屋》对美国政治艺术、游戏方式和很多有趣的政策性话题或选择忽略或流于表面,和英国版前身的讲究政治游戏相比,美国版更多的是用不择手段来达到目的,主角安德伍德(Frank Underwood)是牧羊犬,其他人都是羊,被他的意志随便左右。尤其到了第二季,第一季中的玩弄游戏规则变成了打破各种规矩,策略让位给了屠夫式的蛮干,正如《纽约邮报》评论的那样,从剧本质量而言《纸牌屋》比不上目前的另几部热门美剧,现实中的美国政治根本不可能像这样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多数的情节在现实中连一天都无法生存。 五、过分迎合腹黑华盛顿的心态,而伤害一些真正的服务者。像《纸牌屋》这类极度夸张的华盛顿政治阴谋剧大行其道,多少反映了当今美国民众对华盛顿的不满,也证实了美国言论自由的宽松气氛,但是以虚假、邪恶来描绘华盛顿还是有点太过分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政客的确有很多问题,但在像议员Anthony Weiner给网友发个裸体照片都会被下课的美国,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绝不会像《纸牌屋》描述得这么夸张,正像前面提到的《为什么我憎恨纸牌屋》一文评论得那样,「《纸牌屋》的所有角色都被个人利益、金钱、权利或三者同时驱使,但在我报道国会和选举的十五年经历中,我认识了许许多多选择这项工作是为去服务公民的人,把他们全部抹黑是很不公平的」。 六、很多情节严重失实。第二季上线之后《近日美国》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指出其不现实的五个瞬间,比如女记者巴恩斯根本不可能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自由来去,更不敢与安德伍德公开打情骂悄等。 七、安德伍德不可思议的畸形婚姻。很多观众表示非常不喜欢这对夫妻,认为他们不是夫妻而更像生意伙伴,和现实中的婚姻理念大相径庭,让人很倒胃口而不愿看下去。 八、过分以“迎合”为主的娱乐消费很难满足口味各异的美国观众的需求,还可能有适得其反的效果。美国电视剧很多,观众兴趣各异,但从前面最流行美剧的名单可以看出,那些刻画深入、形象丰满的电视剧最受欢迎,其次是让人开怀大笑的喜剧,这种大牌导演大牌演员阵容的政治剧和相对小制作的《行尸走肉》持平至少是令人失望的结果。 九、奥巴马的推销也会后院起火。美国人并不喜欢盲从,奥巴马通过推特对《纸牌屋》进行的变相推销并没有产生中国人想像的效果,相反由于他本人目前的支持率很低,那些强烈反对他的人很可能因此产生抵触心理,在美国「庆丰包子」效应是不存在的。 十、一下子可以全部看完的上线方式是柄双刃剑。显然Netflix这种一下子全部推送的方式是电视商业模式的一种革命,也是为摆脱对其他电视网络节目依赖采取的无奈之举,更是《纸牌屋》目前得到很多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它虽能满足人们猎奇想马上知道结果的心理,但也因此导致季节间隔的时间太长,观众在一年间兴趣和心理变化不说,就是一口气看完所有的13集对大多数人来说时间上也是不大允许的,尤其对它想争取的中产阶级中年男性这个目标观众群,所以这种上线推出的优势是很有限的,也可能是暂时的。 《纸牌屋》的搭建方式过度依赖牌与牌之间的相互依存,一张抽离,大厦即倾,而在这样夸张、煽情、悬疑的情节设置和场面造景背后,缺陷在所难免,更与真正的政治相去甚远,因此不受热捧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最后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纸牌屋》第一季看了两集后我失去了兴趣,这几天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几乎是硬着头皮把剩下的看完,不得不承认我更喜欢僵尸片《行尸走肉》,尤其是它对人性的多角度多层面描写,现在是播出季节,丫丫和我每周都在眼巴巴地盼着周日晚九点新一集播放,之后还要看和演员见面讨论剧情的节目,哪怕第二天要上班上学。 来源:网络
谁点了赞
|
点评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