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流感疫情比中国肺炎还严重?不,数据骗了你

圣地亚哥华人资讯网   2020-01-22 10:13:15
收藏

■ 纽约华人资讯网主笔 詹涓

身处北美的华人可能已经切身感受到了,今年的流感季非常严峻,而美国疾控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也从数字上肯定了大家的观感,据该机构估计,到目前为止,这个季节至少有1300万人感染流感,12万人住院,6600人死于流感。

既然美国的流感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远高于中国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型肺炎”),而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数据指出,中国2018年流感发病数达76.5万宗,死亡人数153人(为目前已知对中国流感的最新近数据);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情况》,2014年有21.5万人感染流感,有43人因此死亡;在2015年,有19.5万人感染,仅8人死亡。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1,美国的流感疫情比中国的肺炎疫情更严重?2,相较而言,中国起码在控制流感方面比美国得力多了?

简单回答,没法这么比。

首先强调一点,流感在全球都是较严重的疾病,它的危害被低估了。

据世卫组织(WHO)估计,全球每年有高达65万人因流感死亡。婴幼儿、在校学生、孕妇、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和60岁以上老年人都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流感并不是严重感冒,而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直接侵袭人体的呼吸系统,可引起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种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流感病毒会在每年冬天披一身新的马甲到来,引发季节性流行,这也使得流感防控的工作更加艰巨。

由于对流感缺乏认识或抱有侥幸心理,许多人认为流感离其很远,不会感染流感病毒,甚至这种观点在医务工作者中也相当流行。但WHO估计,全球范围内,每48秒就有1人因流感死亡。全球每年成人的流感罹患率可达5%-10%,儿童更高达20%左右。而且流感每隔10-40年就会暴发大流行。

美国CDC长期以来一直对流感严阵以待,进行流感季以后每周更新各州感染人数、入院人数、死亡人数等关键数据,并持续跟往年流感季的情况作对比。以下折线图便是本季与历史情况的比较图。可以看到最陡峭的这条浅蓝线是2017-18年流感季,美国死亡人数达到8万人。




这个流感季,美国的情况也确实很严重,现在死亡人数预计是6600人了。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个估值,CDC的做法是根据各医疗机构开具的死亡证书,将一切直接、间接与流感相关的死亡人数,通过一个模型计算出来。

而且需要提醒家长的是,美国这一季的特点是对于儿童尤其危险。CDC的数据显示,在流感季开始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有39名儿童死亡。相比之下,2017-2018年有187例儿童流感相关死亡,2018-2019年有143例。

CDC流感科流行病学及预防科负责人阿莉西娅·弗莱(Alicia Fry)解释说,原因可能与这次流感季不同寻常的展开方式有关。流感有两种主要的类型:甲型和乙型。通常情况下一开始是甲流更常见,在晚些时候出现数次乙流感染的小高峰。但今年乙流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事实上,在今年死亡的39名儿童中,有28名已知感染了乙型流感。

“我们并不真正理解为什么乙型流感对儿童的影响比成人大,”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圣茱德儿童研究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传染病科的理查德·韦伯(Richard Webby)表示;他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小组的成员。但他推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乙型病毒每年变化不大,这意味着成年人比儿童更能自然地防御乙流,因为他们在之前几年就对这种病毒有过接触了。

第二,中国流感死亡人数低,并不是真的低。

中国的流感死亡人数,每年就几个到几百个。是因为控制得力?是因为人种优势?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病毒防治研究所等机构于2019年9月在《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了一篇权威论文,分析了中国 2010年-2011年到2014年-2015年间的流感死亡率。研究发现,中国每年有超过8.8万人死于流感,8成以上为60岁以上老人。这一结果远高于官方发布的数据。

该团队基于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省级每周流感监测与人口死亡数据,测算了2010年-2011年到2014年-2015年间的5个流感季节中,中国大陆的流感相关呼吸性死亡率。数据显示,在上述年份中,中国大陆平均每年有88100例流感相关的呼吸性死亡,占所有呼吸性死亡的8.2%。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约80%的流感相关呼吸性死亡出现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据测算,60岁及以上老年人流感呼吸性死亡率为38.5/100000(71000人死亡),远高于60岁以下人群的1.5/100000(17200人死亡)。

此外,还有有9个省份的数据未直接纳入该研究。原因包括:海南省的死亡检测数据存在漏报;西藏的监测哨点医院较少,数据不足;河北、宁夏、山西、青海、新疆、云南和内蒙古,则存在检测不稳定等问题。

研究者还表示,流感不仅可能导致呼吸系统死亡,还可能通过引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等潜在慢性病而导致死亡,而这类死亡并未纳入研究中。“因此,本研究中估计的呼吸性死亡,仅反映了所有流感相关死亡中的一小部分。”研究者强调。也就是说,流感相关死亡预计的8.8万,仍然低于应有的数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员严家新曾发文称,如果按美国的流感超量死亡率来推算,中国每年因流感而死亡的人数应为18万左右。

那么为什么官方数据畸低?主要原因在于:1,中国大陆的死亡病例统计口径不同;2,由于就诊延误、缺乏实验室检测等原因,很多流感病例并没有得到明确诊断。

在流感的死亡病例统计方面,老年人、体弱者是流感的高危人群,容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并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性疾病,死亡原因通常比较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倾向于把和流感相关的死亡病例都归入流感这个死因。但在中国大陆,卫生管理部门通常会把其死亡原因归因于其基础病或并发症,比如肺炎、心肌炎等。

2009年,原卫生部曾下发《关于做好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病例统计采用新口径,凡“甲流”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在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中死亡的(包括转院、转科,都视为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无论有无基础性疾病,均纳入“甲流”死亡病例报告的范围。该《通知》被认为是和国际通用的统计口径接轨,但之后卫生部门并没有沿用。

此外亦有多名公共卫生人员指出,中国各地医疗条件差异巨大,在全国医疗机构并未能普遍进行流感检测,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民众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机会有限,这都使得中国大陆医院监测到的流感感染和死亡数据较低。

避免流感爆发,最有效的途径仍然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虽然它远非完美),但有研究(YangJ, et al. Vaccine 2016;34:5724-5735.)发现,中国流感疫苗总覆盖率不足2%,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这与国家有关部门对流感的重视不足、宣传不到位不无关联,在撰写本文时,记者查阅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数据,发现首页未有任何关于季节性流感的信息,有关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的通报停留在2019年11月。

第三,传染病有多强,不能通过死亡人数简单横比。

现在关于武汉新型肺炎,官方已经认可,这确实是一种人传染人的疾病,传染性和烈度仍然无法确定,但从现有最新数据来看,湖北目前确诊病例为444例,共致17人死亡,死亡率为3.8%。相比之下,SARS当年的全球累计死亡率为5.85%,这都远高于流感通常情况下0.1%的死亡率。

更为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医疗界对新型肺炎的传播途径仍然未能完全掌握,对该病也暂时没有找到特异性疗法,有消息称中美等国正在联手研发疫苗,但开发疫苗的过程是极为漫长的,从实验室到开始临床测试,再到批量生产,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的事情——中国就曾开发过SARS疫苗,但在进入临床一期后止步。这种种情况都加剧了眼下武汉肺炎的严峻性。

正如CDC国家免疫和呼吸疾病中心(Center for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immune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主任南希·梅索尼耶(Nancy Messonnier)博士周二所说,一场流行病从危险变得极为危险,可能是瞬息万变之事。面对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瘟疫,人类应该怀有谦卑之心。

■ 作者为纽约华人资讯网主笔詹涓 ,曾任《纽约时报》中文网健康/教育版主编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标签 肺炎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