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志群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
•
邓中坚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
•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
•
王建伟 澳门大学
•
金君达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
《海外看世界》主编
赵全胜 编者按
该来的还是来了!民主党喧嚷已久的对川普的弹劾调查由于“通乌门”的出现,已经在美国国会通过正式启动。美国民众对弹劾调查以及罢免的态度也逐渐开始朝着对川普不利的方向演变。为此我们邀请了在美国丶日本丶中国大陆丶澳门及台湾地区的六位学者就以下几个问题做出评论:
• 民主党启动对川普的弹劾调查意欲何为?
• 如果参议院因为共和党多数基本无望获得2/3票实现对总统的罢免,弹劾调查又会有何具体的影响?
• 如何看待川普的民众基础以及胜选期望?
• 川普在“通乌门”出现后,将中国也引入视线,要中国帮着调查拜登是出于什么原因?
• 川普政府拒绝配合国会的调查是否会影响美国的三权分立丶权力制衡的制度基础?
• 受弹劾调查困扰,川普政府在外交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尤其是东亚地区)是否会无暇以顾?相关的双边丶多边关系会受到何种影响?
————————————————————————————————————————————
美国的宪政危机
朱志群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 有关弹劾川普的调查才刚刚开始, 美国似乎将陷入一场宪政危机。 众议院议长民主党领袖佩罗西女士积极推动此项调查,而白宫方面已经表示不会合作,还指责民主党搞阴谋,想将川普拉下台,以报2016年痛失总统宝座之仇。行政和立法部门现在是完全对立, 闹得不可开交。“通乌门”主角之一乌克兰总统已明确表示川普没有给他施压要求调查拜登家族在乌的运作,尽管电话记录似乎显示川普有这个意思。目前还无法判断弹劾会如何进展,双方如何攻守。 结果很难预料,但很多美国法律专家认为此事得由最高法院来裁决。由于形势不明朗,外国政府包括川普提到的乌克兰和中国等还是不要介入为妙,以免今后被指控卷入美国内政和选举。
总统被弹劾离开白宫的门槛很高。假定川普不会在压力下辞职,他应该明年会代表共和党出战总统大选。他连任的可能性如何? 我们没有透明的玻璃球,无法确定未来的事情。
但是凭经验和感觉,川普连任机率极高。 弹劾调查继续下去的话一定会对川普的支持率和选情有负面影响。但川普的铁票支持者目前看不出来会大规模倒戈。10月初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失业率是3.5%,连续19个月在4%以下,也是自1969年5月以来最低的,美国油价这两年也较低。 这些对普通美国选民是最重要的, 也是川普连任最有利的条件。经济好和没有强劲对手应该会帮助川普渡过难关,继续执政。
美国劳工部公布的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美国失业率。(图片来源美国劳工部)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拜登”政治性命
邓中坚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特聘教授 从“通俄门”爆发以来,民主党一直设法弹劾川普,但是特别检察官穆勒的报告的公布使得民主党无法如愿以偿。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通乌门”的出现促使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一锤定音”立即展开弹劾程序。换言之,民主党的政治谋算终于有了结果。
尽管弹劾程序是开始了,但是“轻舟并未过万重山”,参议院居多数之共和党议员是不可轻忽的拦路虎。在美国大选年之际,共和党可不愿意在总统和国会的选举中败阵,所以弹劾案不太能够获得通过。民主党的策略是什么?
民主党的算盘是透过审讯的程序来暴露出川普的专擅滥权,违法乱纪,最终是让他败选。从穆勒的调查来看,川普也非省油的灯,必然会步步为营。另一方面,拜登儿子在国外是否有利用家族势力谋取私利?是否有道德操守的问题?除了乌克兰,中国呢?还有其他国家吗?共和党人当然不会轻轻放过小拜登。这很可能形成民主和共和两党互相“泼粪”。拜登是否能够赢得民主党的提名当然会受到影响,更何况目前参议员华伦的民调已经开始超前拜登。
总之,美国总统选举“鹿死谁手”尚不可知。而中国应该选择不介入,不会有任何说明,因为中国不可能期待从两党争斗中获利。
民主党要的是“弹劾”,共和党要的是“不罢免”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助理教授 要讨论针对川普的弹劾调查,我们得首先规范一下定义。弹劾(impeach),指的是美国国会众议院以简单多数通过弹劾议案。一旦票数足够,总统即被弹劾。但要真正让总统下台,则需要在总统被众议院弹劾之后由参议院进行审判(trial)。而这个审判则需要三分之二或以上的参议员认定,才能正式罢免总统。民主党虽然经历了2018中期选举的翻盘之后占据了众议院的主动权,但要让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罢免总统,从目前的条件来看,时机尚不成熟。因为这得53位共和党参议员中至少有20位倒戈,才有可能实现。
正因为美国制度的这种设置,众议长佩洛西今年年初以来一直顶着来自党内的压力,拒绝推进弹劾议案。因为一旦启动议案而最终仅仅是弹劾却没能罢免总统(甚至连弹劾都没成),那相当于是宣告了川普“无罪”,反倒会帮川普一忙。
那“通乌门”之后情况为什么改变了呢?这主要是因为佩洛西及一众民主党议员认为这次的实锤哪怕最终不能将川普赶下台,
至少可以刺激本方票仓,让民主党选民在2020年都因为愤怒而跑出来投票,毕竟新出的证据相当有力。 不过,事实并非一定向着佩洛西想要的方向前进。就在佩洛西宣布启动弹劾调查之后两天,川普的竞选团队就称给川普的竞选捐款暴增,两三天筹了一千三百万美金,仅仅宣布后的24小时就收到了500万。[1] 要知道,民主党候选人丶前副总统拜登一整个第三季度才筹了一千五百万美金。[2] 所以重要的事件丶兴奋点不仅能刺激本方票仓,也同样会刺激对方的票仓。究竟哪个效果更大,真的不好说。
更非同寻常的是,川普直接拒绝配合弹劾调查,让自己的下属不要理会众议院发来的传票 - 虽然众议院的这项职能是美国宪法授予的。川普称这调查是不正当的,仅仅是企图要推翻2016年的总统选举结果。[3]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弹劾与罢免不是一个法律程序,而是一个政治流程。哪怕犯了法,只要参众两院票数不够,依旧可能不被弹劾丶不被罢免。反过来,哪怕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只要票数够了,依然可以弹劾丶罢免。也正因为此,川普这个传媒老手为了避免接下来几个月让此事一直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选择了铤而走险。因为众议院每传唤一个证人作证,就会引爆一轮新的舆论周期,仿佛凌迟一般让人煎熬。当然,这种选择反倒有可能成为川普干预司法的直接证据。穆勒调查一直不敢直接下的结论很容易因为川普此次的不配合而被坐实了。
美国历史上总统面临弹劾的情况十分罕见,且从来没人走完流程被罢免。安德鲁·约翰逊和比尔·克林顿虽然都被弹劾,却在参议院审判时被罢免,得以继续执政。尼克松则是自知大势已去,还没被弹劾,自己就主动辞职了。而即使被弹劾,有的时候对总统来说不一定是坏事。
克林顿被弹劾之后,民调反倒上升了。因为很多民众觉得出轨之后因不好意思而撒谎是人之常情,反而理解他丶同情他。甚至到后来克林顿卸任后因为其在经济上的出色表现,支持率一直很高,被很多人怀念。
接下来比较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是两党利用各自的阵地构建截然不同的叙述。英国前首相卡梅隆最近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感叹美国的这种现象:“如果你在美国打开电视看的是福克斯(Fox),你会觉得总统表现得相当出色;但如果看的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你会觉得总统仿佛马上就要入狱。”[4] 可以设想这样一种可能,民主党人接下来在众议院推动通过弹劾后,即可在各种场合声称川普已经被“弹劾”了,以鼓舞民主党选民;而共和党人会在参议院阻挠审判,制止罢免之后在各种场合声称川普未被罢免,总统无罪。
闹剧依旧在继续,世界民众却都跟着被折腾。
[1]
https://thehill.com/homenews/campaign/463329-trump-campaign-says-it-raised-13m-after-pelosi-announced-impeachment [2]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19/10/03/joe-biden-campaign-third-quarter-fundraising-026553 [3]
https://www.nytimes.com/2019/10/08/us/politics/sondland-trump-ukraine-impeach.html [4]
http://freakonomics.com/podcast/david-cameron/
日本媒体看弹劾川普和总统大选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教授 收购了FT的《日本经济新闻》一向是比较客观的。不久前,一位日本老媒体人曾评到,《日本经济新闻》信息量最大,其他各大媒体可以说是剪接《日本经济新闻》信息再加一点意识形态的歪笔。
《日本经济新闻》就弹劾川普事件已有过几篇报道,可综合为下述几点。
1. 川普的危机管理并不粗糙。他立即公布了跟乌克兰总统的电话录音。白宫幕僚们反对,因为这会损害总统权力的权威,同时公开首脑会谈内容会使美国总统失信于外国首脑,今后无人敢跟美国总统深度会谈。但是川普的言行是一切为了选举,而选择了公开电话记录。
2.电话记录中并无对乌克兰总统施压的语言,却有批判德国等西欧国家援乌不积极的内容,证实了特郎普曾说过的暂停对乌军援是为了逼西欧也出钱的说词。川普又公开言及也要求中国调查拜登儿子,这是在表明总统有权反腐,坚决反腐,何罪有之。
笔者反复强调过:川普的言行从来不是以美国精英为对象的,而是说给无心无力判断是非的美国百姓听的。在支持反腐痛恨政客掏金上,中美百姓们都会跟领导人一起疾恶如仇的,哪里会管什么总统滥权,打击政客。 3.川普的目的是打垮在总统选举中的唯一竞争对手,拜登。可以说他已实现了这一目标。拜登的支持率已经落后于沃伦了,因为拜登和桑德斯的支持者已开转向支持沃伦。
4.关于川普悍然下令政府职员不得接受众议院的调查,《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这是在分裂民主党。川普看透了民主党也有难言之隐,所以只在众院通过了一个范范的弹劾决议,没有规定开展调查的条款。假设搞这一条款的话,民主党很多议员甚至会表示反对。因为如果他们在共和党较有势力的选区,积极反川普的话,在2020年众院选举中就是必败无疑了。共和党的民意调查显示:川普赢得了总统选举,但在去年民主党众议员当选的几个激战州中,反对弹劾的共和党众院候选人平均支持率已达54%,而民主党现任议员则为38%。川普的声明又是要求众院先按规矩通过调查条款,政府才会配合,有合法合规性。
弹劾被川普玩成了一场选举宣传战,打倒了拜登。 5.胜负在弹劾之外。川普万策之核心就是要维持白人统治。笔者在16年总统大选时曾写道:川普如当选,对美国白人来说,可谓是白人做主的最后一任白人总统!投票还剩最后两周时,全美白人百姓会总动员!2016年就是这样。民主党争不到绝大多数白人选票,只好更依靠非白人种。那就要等到20年后人种数量逆转了。也因此,川普要坚决挡住移民!哪管劳动力不够,甚至缺乏中印人才而使科技落后!救白人!保宗教才是至上命题!
“通乌门” 说明了什么?
王建伟 澳门大学政府和行政学系教授 美国总统川普突然陷入“通乌门,至少说明三点。
一是川意识到他明年的竞选连任之路不会那么好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最近在全国名调中屡屡以较大比分领先川普。川普在关键摇摆州的支持率也出现下降趋势。川普虽然表面上仍然老神在在,心里却开始打鼓。他于是开始寻找能够置拜登于死地的命门。从已经披露的情况看,他寻找“外援” 来对付其民主党对手的努力是认真的。他不仅和乌克兰总统通话时谈拜登的儿子,和中国领导人打电话时也同样提及。
二是“通乌门”的被曝光再次说明在执政近三年之后,美国政府内部,特别是情治系统,仍然有一股很强的反川普势力。川普执政以来内部泄密事件不断。他几次誓言要抓出”内鬼,“ 也往往徒劳无功。这就表明虽然川普上台之后任命的各部门高级政务官几乎是亲一色的川普支持者,但是在政府的文官系统中看不惯川普的做派,想置他于死地的大有人在。由此推断,如果川普明年竞选连任失利,民主党入主白宫,美国的内外政策很可能再次发生变化。
三是“通乌门”在美国国会的迅速发酵表明民主党这次是铁了心要对川普下狠手,不把他搞死,也要把他搞残。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原来一直对弹劾川普持保留态度,认为轻言弹劾,不但伤不了川普,还可能伤到民主党自己。但是这一次她却异常迅速地宣布展开对川普弹劾的调查,颇有点迫不及待的味道。说明她和民主党高层都把“通乌门” 看成比“通俄门” 更有可能扳倒川普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民主党可能没有料到川普居然会让整个政府行政团队拒绝和国会合作。但是现在民主党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只能和川普死磕了。其结果很有可能造成美国的一次宪政危机。
至于国会对川普的弹劾调查会对美国外交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要得出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是从关于内政外交“转移理论”的视角来看,
每当美国总统遇到国内危机的时候,往往有很大的诱因来制造一个国际危机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这在历史上也不乏先例。1973年10月正当水门事件发酵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曾利用正在进行的中东战争,下令全球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1998年12月就在众议院表决弹劾克林顿的前夕,他下令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大规模空袭。当然对川普的弹劾调查才刚刚开始,还没到要在国外制造危机的地步。但是随着“通乌门”调查的深入和民主党人的步步紧逼,川普会不会步尼克松和克林顿的后尘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2020总统大选前的选举斗争行为
金君达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博士后 川普总统目前遇到民主党在众议院发起的弹劾调查,可以看做是美国2020总统大选前的选举斗争行为。
以弹劾本身而言,民主党在参议院很难争取到三分之二多数,这个判断是基于几方面原因。首先,米奇·麦康奈尔在参议院党争中经验丰富,共和党其领导下行动力整体较强。第二,民主党寄希望于“温和派”的共和党议员在2020年竞选压力丶摇摆州民意变化下倒戈,但共和党大规模内讧的情况不太可能。应该说目前有部分共和党参议员,如艾奥瓦的乔尼·恩斯特在选民追问下发表支持调查的言论,但这种现象即使在面临竞选的参议员丶摇摆州参议员中都不占多数,北卡罗来纳的汤姆·提力斯旗帜鲜明地支持川普,加德纳丶麦克萨利丶柯林斯等参议员都谨慎地避免表态。第三,由于麦康奈尔和川普接连推举两位保守派大法官(戈萨奇丶卡瓦诺),最高法院里的保守派也会对川普形成一定保护,可能主持参议院弹劾程序的约翰·罗伯茨本人政治立场也偏保守。此外,弹劾总统通常的理由包括叛国丶受贿和“其他重大犯罪和渎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主党手中的“铁证”似乎有限。
民主党在参议院弹劾成功可能性极低,这也是先前民主党在众议院屡次弹劾不能达成一致,奥卡西奥-科泰兹等“小队”议员与佩洛西公开争吵的原因。然而纵观历史上的几次弹劾,对安德鲁·约翰逊丶尼克松和克林顿的弹劾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总统的正面形象。尼克松丶克林顿都在弹劾争议期间被曝撒谎,而安德鲁·约翰逊则被推到种族矛盾的中心;即使弹劾不成功,总统的信用和道德都因此受到影响,尼克松更是因此辞职。佩洛西在川普竞选期间抓住“叛国”问题大做文章,给川普贴上负面标签,可能会有助于民主党竞选;如果更多川普团队成员受到调查,民主党方面也可借此分散川普在执政丶竞选两方面的经历。中国虽然在弹劾风波中被提及,但只是民主党扩大斗争的一张牌;在中国之前,美国的盟友澳大利亚也被爆出帮川普调查“通俄门”事件由来。但无论是中国还是乌克兰,事件的本质都是“川普利用外交职权,调查政治对手”,其重点仍然是川普本人。
这种策略虽然在尼克松时代成果显著,在川普时代可能遇到几个问题,首先,由于美国社会高度分化和媒体“回音室效应”,总统的基本盘没有被左翼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宣传动摇;从短期民调(538网站总结)而言,川普的支持率确实在9-10月交接时出现下滑,而不支持率同期上升,但这种小变动并没有动摇川普的基本盘,川普的支持率也稳定在40%以上。第二,单以“通乌门”而言,川普在道德和职业操守方面不是完全被动,亨特·拜登以及乔·拜登的腐败问题争议很大,川普支持者认为反腐败本身就是美国政府的职责。第三,川普在2015-16年选举中采用“负面传播”方法并取得很好成效,他不逃避自身争议(先前还有“通俄门”调查),只要将竞争对手拉下道德高地丶获得舆论关注就是胜利。就目前事件发酵情况看,弹劾案对拜登的打击恐怕不亚于总统。而川普自2015年参加总统选举以来就是争议人物,如果民主党没有决定性证据,这种弹劾提案对川普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
美国总统川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9月25日利用出席联大峰会之际会面。 (图片来源于路透社)
就竞选前景来看,民主党的弹劾是一把双刃剑。民主党基本盘占据多数,共和党投票率较高,川普的出现提高了两党投票率,这是美国近年来选举的一个大致情况。现在弹劾案可能成为打击拜登的重要事件,而拜登在先前便已经有性骚扰丑闻丶支持伊拉克战争等不利背景,自身的“老白男”形象也招致民主党年轻选民反感。如果拜登因弹劾川普事件的持续发酵而再爆出丑闻,民主党可能只能在意识形态较为激进的桑德斯(是否能够继续参选不得而知)丶沃伦甚至杨安泽等人中选择竞选人。沃伦参议员在以往与川普的舌战中不具备优势,2016-17年川普屡次就沃伦的印第安血统做文章,随后沃伦的回应绵软无力,让人不禁想起杰布·布什面对川普“野狗式”人身攻击的情况。除了竞选能力,沃伦的左倾政治立场也可能成为令中间派踌躇不决的因素,而正在因为川普贸易战丶叙利亚撤军等事件裂痕凸显的右翼联盟——华尔街金融集团,外交鹰派丶社会保守派丶农民和制造业工人——可能出于对沃伦等“社会主义者”的仇恨继续支持川普。
目前中国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政客手中的香港牌。关于川普和中国的报道提及“川普以不打香港牌作为政治交换”,在美国左右激进派卖力炒作香港问题的当下,中国当然是比乌克兰丶澳大利亚更强力的批判武器。由于民主党激进派丶川普的党内政敌(如卢比奥)已经抢占舆论高地,川普不太可能将香港作为重点;但香港乱局很可能在公开辩论中被提及,大多数总统竞选人也会对此表态。就川自身而言,在外交无政绩丶目前又因土叙冲突饱受批评的情况下,他很可能将连任希望放在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上;如果达成有利于美国的协议,这不仅能够继续维持川普“擅长搞经济”的形象,也迎合美国社会空前的反华反共情绪。如果中美在APEC的2019智利峰会前后达成阶段性停火协议,民主党的弹劾企图对川普连任之路的威胁便十分有限了。
—————————————————————————————————————————————————— (编辑:Dorit 原载:《海外看世界》微信公众号,ID:haiwaikanshijie 本文不代表纽约华人资讯网观点)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